为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弘扬传统手工技艺,为“双减”加“料”,2022年5月15日,新干县城上乡学校利用周末托管,邀请了竹编手工匠人祝师傅到学校,为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直观的竹篾编织课。
课堂上先由朱水生老师介绍:竹编是用山上的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以眉山竹编历史悠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着由祝师傅介绍了竹篮编织的五道工序:"劈”--劈竹篾,"搭"--搭篮底,“编”--编篮身,"刹”--刹篮口,"绕”--绕篮柄,祝师傅配合着为同学们做示范,分步教同学们进行编织,同学们拿起竹篾,一丝不苟地跟着老师学起了编织。
在编织过程中,细心的同学注意到了老爷爷的手布满老茧,禁不止问起来:"爷爷的手不怕被扎吗?竹篾毛刺那么多,稍不留神就会被刺破,多危险啊!"在“一压一挑”上下翻飞之间,在“一经一纬”纵横交错之中,孩子们被匠人师傅高超的技艺震惊了,毫不吝啬地赞扬着老师傅的手艺,对这门陌生又熟悉的劳动技艺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了解了竹篮编织的一些步骤和方法,体会到从一根细嫩的竹笋变成参天修竹,从伐竹取材到华丽变身为精美竹篮的不易与艰辛,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智慧和劳动的美丽,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爱上劳动,用劳动创造美丽生活。
通讯员:刘思华 洪露 摄影:夏小倩